12 月 12 日,沈阳创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公交车内是否温暖成为不少出行市民关注的问题。
12 日上午,本报记者随机乘坐沈阳三路没有空调的公交车进行体验,有的公交车密封性比较好,温度达到了 10 摄氏度;有的公交车门窗漏风,车内司机和乘客全副武装,车内的温度只有 2 摄氏度。
京原路衙门口至水泥厂路段道路狭窄,过往货车和各类垃圾车较多,致使路面上尘土飞扬,令来往公交327路和385路以及951路司售人员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只好戴着口罩工作,一些乘客也在乘坐这段公交车时戴上口罩。
按照相关规定,空调公交车车厢内温度不得低于 11 摄氏度。昨日,记者调查的 8 个公交线路上,一辆公交车并没有达标,一辆公交车刚刚达标,其余两辆情况较好。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造成公交司售戴口罩工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道路尘土多,二是所使用的公交车密封性差,关闭门窗后,尘土也会窜入车厢内。
市民徐先生向北青报热线反映,一段时间来,公交327路、385路司售人员戴着口罩上班,起初觉得很是新鲜,后来发现自己乘车时也得戴口罩。“当车行至三号桥附近时,车内会不时地腾起一大团尘土,呛得大家都捂鼻子。”徐先生介绍道。
286 路
北青报记者登上公交327路进行了体验,发现公交车通过这段路时,车内不时会尘土飞扬,尤其是衙门口至水屯这几站,车内尘土飞扬的程度较为严重。早晚高峰时,很多乘客都戴着口罩乘车。一位先生表示,每当车子行过这一路段时,无奈之下都只好戴上口罩。
中午 11 时车内不到 5 度
正在站台值班的文明引导员李女士表示,在衙门口站执勤时,尘土不时地向脸上扑,下班后回家洗脸时,一盆清水能被洗黑了。北青报记者昨天下午从16点至17点半这一个半小时里,看到327路和385路公交车上有4位司售戴着口罩工作。一位售票员表示,自己刚刚调到这里,线路上尘土很大,很呛人。
上午 10 时许,记者在教育学院车站乘坐一辆 286 路公交车,车内乘客比较多,已经没有空座,有不少乘客站着,大部分乘客都戴着帽子、围巾、手套。一位 60 多岁的大爷站在车中间部位,他脚下有两处散热器," 在这里站了挺长时间了,都没感觉到热。"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327路地理位置较偏僻,在这条线路上运营的车辆都是市内更换下来的车辆,比较老旧,密封性差,遇到道路尘土较多路段时,尘土会窜到车内。如果关闭车窗,尘土依然会顺着交界盘处窜入车厢内,所以很多乘客会选择打开车窗,让飘进来的尘土散掉,公交司售戴口罩工作也实属无奈。
两站过后,大爷下车了,记者站在散热器旁边,同样没感觉到热,用手靠近散热处,能感觉到有些较弱的热气。记者看了看温度计,显示近 10 摄氏度。一位乘客说:" 现在还好一些,没感觉太冷,早晚乘车有些冷。"
上午 10 时 47 分许,记者在万柳塘公园车站乘坐一辆 259 路公交车,司机戴帽子驾驶,车内有 10 多名乘客,分散坐在车内的座位上,记者选了一个车中间部位靠窗的座位。车到下一站,上下车的大部分乘客都戴着帽子、口罩、围脖,有的乘客把手插进衣服兜里取暖。
5 站过后,记者在车内没有感觉到温暖,原来这辆车的后车门有些漏风,能感觉到凉风从缝隙处吹进来。
上午 11 时许,公交车行驶到中街大悦城车站,此时温度计显示车内的温度是 6 摄氏度左右。
150 路
司机乘客都全副武装
上午 11 时 10 分许,记者坐上一辆 150 路公交车,司机戴着帽子,头部和脸部都包裹得挺严实,有三四名乘客上车,每名乘客也都全副武装,其中一名年轻的女乘客戴着帽子、口罩,还围着围脖,即使上车很久后还是保持原样,只露出两只眼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公交车车窗开了个小缝儿,车门也有缝儿,凉风直接吹进车内,不仅让人打寒战。随后,记者及时把车窗关严,但随着车辆的移动,车窗时不时地还会出现小缝儿。
记者在车内看到靠近后面的座位下面有散热的地方,但是用手靠近是冰凉的,一位中年男乘客说:" 这不可能热,要是热的话,车内就不能这么冷了。啥时候能换新车,乘客冬天坐车就不遭罪了。"
上午 11 时 20 分许,公交车行驶到小河沿路车站,温度计显示车内的温度是 2 摄氏度左右。当车辆行驶到大南边门车站时,车内的温度显示还是不到 5 摄氏度。
238 路
238 路公交车温度仅 4 度
12 月 12 日上午 9 时 50 分许,记者在文化路立交桥南站公交站点乘上 238 路公交车,车窗上还有点点霜花,公交车司机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开车,车上的乘客也有很多上车后并没把帽子摘下,记者摸了一下后车轱辘位置的暖风,仅仅是不冰手。
车上乘客并不多,还有很多空位,有的乘客坐到座位上后不停地搓手,嘴里嘀咕着 " 这天真冷。"
五站过后,记者看了一下温度计,已经连续两站地都持续在 4 摄氏度左右,指针不在移动,周围乘客看了一眼记者拿的温度计," 这才 4 度,我说这么冷。"
一位乘客告诉记者,她已经坐了好几站地,但还是感觉很冷,仍没缓过来。" 我在五爱市场上的车,在外面冻透了,脚都冻麻了,都坐这么多站还没缓过来,这都快中午了,公交车上温度也不太高。"
而对于公交车是否已经开了暖风,公交车司机表示," 已经开了。" 对于开了暖风温度还不太高,公交车司机也很无奈," 我也想让温度能高些,外面这么冷,我也想让大家都暖和起来。"
272 路
温度在 8.4 度到 8.7 度之间
在上午 10 时 15 分许,记者在五里河公园西站乘坐了一辆 272 路公交车,上车后看到电子显示屏上的温度一直在 8.4 度到 8.7 度之间,记者看了一下手中的温度计,指针指在了 9 摄氏度。记者走到后面暖风处,能感觉到暖风吹手。车内的乘客也并不太多。
280 路
未开空调 还没达到 11 度
记者对四条线路的空调公交车也进行了调查。发现空调公交车的情况也并不是都能达到标准。
上午 10 时,记者在公安厅站登上一辆 280 路公交车,记者看到公交车前的温度计显示是 12.1 摄氏度。
这刚刚达到沈阳市对空调公交车车厢内温度 11 摄氏度的要求,在车内乘坐的大多数都是老人,这些老人穿着厚重的棉衣,有的还戴着口罩。
一名老人告诉记者,他是从金山小区上车的,车刚刚出站的时候," 坐车里像坐冰窟窿里一样,都能看到自己吐出来的哈气 ……"
记者询问公交车司机,司机表示,当时没有打开空调,因为打开空调之后,吹出来的都是冷风,气温更低,虽然空调不能加热,但是坐椅下面的暖风机都是能加热的,随着车辆运转,车内温度越来越高。直到十三纬路三经街站,车内温度达到 18 摄氏度。
256 路
徘徊在 7 到 8 摄氏度之间
280 车内温度在记者乘坐阶段还算达标,但是 256 路公交车则一直保持在 7 到 8 摄氏度。
10 时 55 分,记者在十三纬路三经街站,换乘 256 公交车,记者发现这辆公交车乘坐人数在 10 人左右,挂在挡风玻璃上的屏幕上显示,温度只有 7.5 摄氏度。
随着公交车运行,这辆公交车的温度丝毫没有升高,一直徘徊在 7 到 8 摄氏度之间。
与 280 路公交车相似的是,乘车的也是老年人居多,其中坐在后面的两个看起来岁数比较大的老年人直接将手插进袖子里,坐在靠近暖风的位置。
记者与一位告诉记者,就是为了暖和才坐空调车,没想到,空调车这温度还不如普通公交车。
乘客攀谈,他 214 路、166 路
车内温度均在 20 度以上
在 256 路行驶到顺通食街站后,记者下车,换乘 214 路公交车,214 路公交车内温度达到 21 度。随后,记者又换乘 166 路公交车,车内温度也在 20 摄氏度左右。
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冬季车内温度不高,与乘车人数有很大关系,人数较多的时候,车内温度肯定高,但是人少的时候,温度就会下来。
除了这个之外,如果车开出来之前,司机能先 " 热 " 一下车,车内温度也会提高不少,尤其是空调车,如果不热车,空调吹出来的都是冷风,只能靠着车内暖风一点点提高车内温度。
但是热车也不太可能,因为热车需要汽车发动机运转,运转就得烧油,烧油就得花钱,所以热车也只是一种奢望。
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 记者 胡月梅 于海涛 靳丹 文 王迪 查金辉 摄影
本文由365滚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键词: